- Details
- Category: 心得分享
- Created: Monday, 02 September 2013 22:59
- Written by 陳怡君、廖穎秀、林倪均
原來音樂是可以這麼好玩
在這三天的奧福國際營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感觸很深。
參加生命成長營很感動,可以體會到心中有愛的感覺;參加史懷哲營隊很感動,可以從各方面的領域去學習與小朋友互動、甚至瞭解他們的心裡想法,在教學中去發現小朋友需要的是什麼;參加奧福國際夏令營很感動,因為我們真正的體驗到,原來音樂是可以這麼好玩。
我們非常喜歡白丁葛(Werner Beidinger)老師。一直以來,音樂裡面的這些和聲、曲式、調號對我們來說都只是在考大學才會用到的考試代名詞。然而在這三天中,老師透過了很多不同的音樂中加入了遊戲讓我們玩得很開心,上過他的課以後、我們才真正去體會到音樂,並且了解什麼是音樂。
- Details
- Category: 心得分享
- Created: Monday, 02 September 2013 22:58
- Written by 顏秀娟
2013年奧福協會國際研習營中區研習學員參與回饋
我是台灣奧福協會的新會員。早在高中剛畢業後就接觸了奧福教學,也參加過大大小小的研習課程,但真正參加台灣奧福協會所辦的國際研習營始於2010的國際音樂夏令營。其實能有這個機緣全拜我的高中老同學所賜,早先是因為她想參加台北場的國際夏令營,但又不想一個人去,硬是拜託我跟她北上一起參加。老實說,當時我的興趣並不大,原因是當時認為自己已經參加過類似的研習營;另外是要「拋夫棄子」,而且這些天的課都需要調課或請假,想到這麼(大費周章)、(工程浩大),所以也就興趣缺缺了。但是我還是拗不過好友的請求,只好跟著他北上參加國際夏令營。果然是好心有好報,那次國際夏令營讓我收穫豐富,更加深了我對奧福教學的認識,因此接下來的這幾年,就一直持續地參加每年的奧福國際研習營。
- Details
- Category: 心得分享
- Created: Monday, 02 September 2013 22:43
- Written by 廖明玲老師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不經意的緣分,促成了意想不到的漣漪效應—
今年四月我參加在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第四屆國際音樂教育評量研討會,林淑芳教授/理事長發表的論文,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分享國小高年級實施音樂創作教學的成果,事後恰巧有個機會聽她分享奧福教學的作法,讓原本覺得奧福教學法比較適用於小朋友的我想再探索,報名參加這次2013國際奧福音樂夏令營。
這次研習的講師是白丁葛教授,他用了很多的想像力引導音樂學習,想像力在國中階段的教學很容易被忽視,學生容易覺得幼稚,但如果把這些串成遊戲或競賽,學生就會樂於參與。在【雨滴與其他-如何鼓勵即興】單元中,只要有桌子就可以做這活動。白教授將我們分成兩組,一組是聲音製造者,一組是閉眼聆聽。從指尖敲打木地板的聲音探索開始,融入音樂的元素如力度、音色、速度…透過簡單的身體樂器如手指、手掌等發出如雨滴般的聲響,進而引導小組以距離的遠近、交替呈現、快與慢、大與小等,創作毛毛雨、大雨、暴風雨、打雷等的效果,之後讓其他閉眼的組員感受場景的天氣變化,分享聽到些什麼,是引導音樂創作很好的入門。
- Details
- Category: 心得分享
- Created: Monday, 02 September 2013 22:33
- Written by Narelle Gillie
Orff-Schulwerk Workshop with Werner Beidinger Taipei
Having just returned from my summer vacation, this workshop was a great opportunity, both to refresh my mind with the practice of Orff-Schulwerk in the elementary music classroom, and to enjoy some collaborative music-making with like-minded musical educators and tertiary students.
Herr Beidinger is a master of the practice of this method of musical instruction. Our three-day experience included greeting activities, exploration of rhythm patterns using speech, song, body percussion, dance, and ensemble-playing using both un-pitched and pitche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 all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Orff-Schulwerk. Herr Beidinger led us smoothly from one segment to another, using connecting themes or motives to experiment with role-playing and creative movement, and inspiring us with a broad range of ethnic musical compositions.
- Details
- Category: 心得分享
- Created: Monday, 14 January 2013 16:15
- Written by 奧福教育協會
2012國際奧福音樂冬令營心得分享
台中場---
台北場---